现实版《人民的名义》!副区长母亲贪35亿把女儿捧成国际明星?
现实版《人民的名义》!副区长母亲贪35亿把女儿捧成国际明星?这味道来自于松花江边那些正在衰老的机床、以及即将倒下的厂房,同时也来自于一个名叫张明杰的女人踩着高跟鞋走过的足迹。
曲婉婷出生那天,一场寒潮正裹挟着雪花扑向这座工业城市。不远处道外区的工人们,还啃着冻硬的馒头。
那时的哈尔滨,暖气管里流的都是工人阶级的汗,工人的汗水比暖气管里的热水还烫。可这些“共和国长子”的脊梁骨还不知道,自己的养老钱终将浇灌出一朵带刺的“国际玫瑰”。
1989年,6岁的曲婉婷跟着母亲去串门,第一次见到了钢琴。曲婉婷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《小星星》,然后爬到凳子上,胡乱试了几个音之后,竟然无师自通地弹出了这首《小星星》。
张明杰一脸惊喜,意识到女儿有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。没过几天,一台崭新的名牌钢琴,就搬入了张明杰明亮宽敞的房子里。
1992年,总设计师南巡的春风吹化了冰城的积雪,张明杰的仕途也迎来了“火箭式”的多级跳。
她先是从轻工业局供销处的一名科员,调到了市建委信访处。然后又从副主任科员变成主任科员,最后再从副处长变成了处长。
2002年12月,年仅46岁的张明杰成为道里区副区长,主管征地、开发、拆迁和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。
在张明杰踩着工人血汗一路高升的十年,哈尔滨年均收入只有1万元。而她却在2000年把16岁的女儿曲婉婷送到加拿大读书,并且早就准备好了所有读书的费用。
她替女儿规划了一条近乎完美的人生路线。先到加拿大念商科,然后在国外念完大学,再去读一个博士。
不过曲婉婷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,她之所以同意去国外念书,是因为这样可以摆脱母亲的控制。
到了国外,曲婉婷没有去读商科,而是开始搞起了音乐。在刚到加拿大的前五月时间里,她没有去上学,不是抽烟喝酒,就是在家打游戏。
为了与母亲划清界限,曲婉婷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,那就是绝对不用母亲的钱去搞音乐。
在后来的采访里,她把自己说成一个不服命运安排,努力对抗不公的小女孩。她说自己所有的经济来源,就是每周去一个富人家里打扫卫生。这样每次可以赚取100加币。她就是用这些钱,在加拿大系统学习了乐理知识,还买了不少唱片、以及乐器。
但后来有人发现,曲婉婷的留学生活根本没有她说的那么寒酸。她日常生活照中,不仅有红酒牛排,还有不少价格不菲的奢侈品。
这座建于1952年的育种基地,是中国粮食安全的一块基石。154万平方米的土地上,老旧的厂房像一排排沉默的士兵,守护着半个世纪的国企记忆。
2008年的一个清晨,一位会计推开了原种场的财务室大门。她手里捧着崭新的账本,身后是张明杰投下的影子。
从那天起,老会计姚胜云的工作被全面接管:她把我的好多账都给冲销了,还不让我管事。姚胜云至今记得那种无力感。
一场不足20分钟的会议,宣告了原种场的命运半岛bandao体育。最终,这片价值23亿的土地,以6160万的超低价格,卖给了一家注册资本仅50万的私企东江科技。
2010年,张明杰和她的情人、哈工大教授王绍玉,与东江科技负责人魏奇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。他们利用原种场的土地,骗取征地款共计3.4985亿元。
就在无数下岗工人嗷嗷待哺却一直看不到自己救命的养老钱时,远在加拿大的曲婉婷的音乐事业正式起飞。
2009年,她成为Nettwerk音乐公司首位华人签约歌手。2011年,她的歌曲成为电影《春娇与志明》的配乐。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光鲜亮丽。
可另一边,原种场578名职工的安置费迟迟未到位。截至案发,仍有1146万余元安置费未发放到位。
一位等不起的老职工在自家的暖气管上上吊了。他的遗书很短:对不起,我看不起病,也不想拖累儿女。
2014年的巡回演出,曲婉婷踏着水晶鞋登上舞台。台下,开发商们正在想办法消化她的演唱会门票。张明杰特意叮嘱:这事别让我女儿知道。
张明杰被带走那天,哈尔滨下着小雪。这个曾经踩着高跟鞋在权力长廊上踱步的女人,如今身着便装,低着头走进了办案车。她的情人王绍玉也在同一天被带走。
他们的房子只隔着一堵墙,钥匙互换,情投意合。但此刻,那堵墙成了铁窗,钥匙成了。而他们的合作伙伴魏奇,早已带着一地黄金潜逃海外。
母亲的囚笼丝毫没有困住女儿的翅膀。曲婉婷的社交媒体如常更新:11月的度假区游玩,圣诞节的海边漫步。镜头里她笑靥如花,仿佛身后没有母亲的铁窗,也没有工人的血泪。
情人节那天,她还高调晒着恩爱。漂海、踏青、看演唱会、出专辑,一样不落。这与她后来说的知道母亲被调查后,灵魂已经停止了呼吸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直到狗仔卓伟在网上发声:你坚持自己的梦想没错,可你不能对你涉贪入狱的母亲,袖手旁观吧?的压力才让曲婉婷改变了社交媒体的风格。
她在UBC的采访中说:我童年的英雄就是我妈妈,她给了我最好的生活,不管这些东西,她是如何得到的。
这句话传回国内,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。面对愤怒的评论,她在外网发帖嘲讽这些是一些无知的血口,还配上了潇洒的甩头动作。
与曲婉婷的潇洒不同,庭审现场的张明杰一直在否认自己的罪行。她声称自己对原种场的改制是临危受命,甚至说不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。
而此时的曲婉婷,正与温哥华市长罗品信打得火热。这位白求恩的后代,在与妻子结束了25年的婚姻后,与曲婉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恋情。对于外界质疑她是小三的说法,曲婉婷予以坚决否认。
在温哥华的豪宅里,她创作了新歌《最好的安排》:在艰难等待的665天,希望能等来一个最好的安排。
一位东北网友的回答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。他的舅舅是下岗工人,只能靠给人送水维持生计。一桶20公斤的水,从一楼搬到六楼,仅值3块钱。一个月下来,也就1500元的收入。
前几年我舅舅检查出脑梗,上午和我妈去办理了住院手续,下午又偷偷溜回家。这位网友写道,他打电话给我妈说:姐,我还是不治了,我没钱。
另一个故事里,一位东北老姨下岗后在环卫处扫大街。每月工资500块,却要上交200给队长。她拒绝了这种潜规则,结果在一个寒冷的冬夜,被人用砖头击中了头部。
那是除夕夜,浑身是伤的她在回家路上,遇到了一个打劫的。劫匪给她跪下磕了三个头,说只要一袋面钱,想给孩子包顿饺子。
最后,这对命运相似的陌生人,在雪地里相对而跪,哭着求对方结束自己的生命。临别时,老姨把身上仅有的四十块钱分给了劫匪一半。
而在大洋彼岸,曲婉婷对着外媒说:当时觉得加拿大土死了,连个像样的店都没有。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:妈妈的案子到现在还没有宣判,这让我对中国的法律更有信心了。
这种赤裸裸的嘲讽,让人想起她母亲张明杰在庭审时的态度。那个曾经在哈尔滨呼风唤雨的女人,面对法庭竟然说自己不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。
欧洲有句老话:三代出一个贵族。第一代人当海盗掠夺资本,第二代人坑蒙拐骗扩大资产,第三代人则开始学艺术搞学问,跻身上流社会。
张明杰和曲婉婷,恰如这句话的完美注解。母亲贪污工人的血汗钱,为女儿铺就一条星光大道;女儿则在这条路上昂首阔步,对身后的血泪熟视无睹。
当冰城的暖气管里依然流淌着工人的血与汗,当原种场的废墟上升起一座座豪华公寓,当又一个看不起病的老工人选择自缢的时候,大洋彼岸的曲婉婷正在谈着她的艺术理想。
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,原种场的命运不过是中国国企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。但在这朵浪花背后,是无数普通人支离破碎的人生。
本文作者:万小刀,写明星、写八卦,有凭有据;形象正、影子斜,皆由自取,欢迎关注@万小刀头条号
我是黑龙江83年生人,东北国企十几年工龄,在2012年买断,这篇文章感觉身临其境,仅我知道的就有很多好现实题材暂时不能解密,过几年拍成电影肯定不错,狂飙人民名义那种都不及十分之一